穷人好打交道,还是富人好打交道?
不管新旧社会都是穷帮穷,很少见富帮穷。
穷生奸计富缺良心,都不好打交道。
没什么钱的人很坦然;待人比较热情.真诚,感情不参杂念,做人相对单纯。
有钱人就不淡定了;女儿谈恋爱,也要重复考察女婿伢,是不是看上了我的钱?
穷人好打交道;坦坦荡荡,无钱一身轻,你说高来就高一点,你说低一点那就低一点吧,无所谓啦!
有钱人就不一样了;车子那得是品牌车,喝酒那得讲派头,穿衣还得讲分寸,邻座者也得讲身份。
那个累呀!
通常来说还是穷人好打交道。这是因为没有心理优势,都是低姿态居多,态度平和好说话,且有求于他时不倨不傲。长久的穷生活知道求人不易故总是愿满足别人的要求。这里不谈类外之人。
过去俗话叫豪门(侯门)深似海,与穷例相反。大凡豪富之人打交道的多是同类居多,虚头巴脑,虚与应酬,量力而行,这里是估量,如穷者来求,客气点搪塞塘塞,少点打发,富者當然酌情处理,普通生人,则高高在上一付攀不起惹不起的架式!
总之,穷人相对好打交道些而富人难免眉高眼低甚或不屑一顾,温和救人急难的少之又少!
穷人富人都有好打交道的,也都有不好打交道的,这个不能一刀切。好不好打交道,不在于人穷富,而在于一个人的素养、德行。有德有教的人,会时时处处体谅他人的不易,对于别人的问询求助也会尽力而为。
所以说,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有教养有厚德的人,与人为善,与己方便。
这要“量地打跟头”,即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具体的穷人和富人而定。因为穷人也不全都是吃素的;富人也不都拒人于千里之外。
不过“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仓廪实而知礼节”是普遍现象;“人穷志不穷”、“为富不仁”则比较特殊。这是物质决定精神使然。
另外,你去和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有什么交道好打?最多做点善事罢了。
再说,这人一穷,往往就没底气;没底气,就显得脆弱,就比较敏感:比如阿Q,因有癞疮疤,就讳说“癞”以及近于癞的音,后来“光”也讳,“亮”也讳,最后,连“灯”、“烛”都讳了,让人怎么和他打交道?
而任正非、曹德旺、董明珠之类的人,即便他们再平易近人,但你若应聘不上他家的管家、司机、家政等,想和他们交道上也不容易。
有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最好打交道的,只有在三观、经济条件上和你相差不多的人。
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消灭贫穷,让大家都富裕起来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从而生活得更有底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社会更为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