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邮币卡是收藏的一个大类别,而从字眼排列来看,邮票在第一位,卡在最后一位,但是目前卡基本上消亡了,邮票也是日薄西山,目前只剩下一个币在支撑着整个市场,原因何在?
邮币卡市场,是以邮票,钱币,磁卡三足鼎立为主旨的综合性收藏交流板块。
其实邮卡币这种排位叫法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首先,邮币卡的邮市形成是以邮票开始建立,这主要从1997年邮市第三次浪潮开始诞生。
第一次和第二次邮市行情发生在1985年和1991年,1985年邮市浪潮以熊猫型张加量为结束,1991年邮市浪潮同样也是在杜鹃花,水浒(三)组小型张加量的背景下才结束的,而第三次浪潮于1997年在香港金泊张超巨量发行的背景下才结束行情。
毫无疑问在前三次邮市大潮中都是以邮票炒作为载体,也是邮票的黄金周期,钱币市场的真正交易放开是在1997年邮币卡市场诞生后才慢慢开始,在1997年之前只能在地摊中私下交流为主,不能正式上台面交易,否则买卖钱币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而且在1997年,第三套人民币尚未退出流通,还不能交易,而第一二套人民币数量又有限,无法吸引场外大资金介入,只有处在萌芽期的流通纪念币板块大放异彩。
随着通信领域的飞速发展,原先以邮票为主要通信流通的邮票,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邮票使用功能的丧失加剧了邮票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且由于邮政自身的多种原因,造成了邮票近几年行情低迷的局面,令邮人痛心。虽然现在邮票的行情不佳,但邮票的使用功能和收藏欣赏价值依然存在,所以要辨正的看待邮币卡目前行情。
不可否认,现在的钱币行情要好于邮票板块也是事实,因为邮币卡作为一个资本市场,自然就会有收藏投资方面的资金向有赚钱效应的板块外溢。
但是资本是逐利的,而且邮币卡板块是一个轮动性的板块,今天的钱币板块火爆,不等于明天的行情也会疯狂。历史是一面镜子,就象之前的邮票板块一样。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渐渐形成了路。(鲁迅)邮币卡市场也不是如此吗?!
邮币卡市场,邮就是邮票~老大,目前沦落街头~就是一张印刷品,无用之辈,自生自灭了。卡就是电话磁卡~老三,目前同样是一张印刷品,随着手机移功电话的普及,早已消失了。币~就是人民币~排行老二,逢二必涨,实实在在的硬流通货币,随着人们对钱币的追求,水涨船高,一家独大是必然的!!!
大家好,我是阿强,谢谢邀请,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田村卡的繁荣和没落
实际上任何一种收藏品是否能够长期繁荣,抛开外部的经济环境影响,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历史和文化艺术附加值,而整个邮币卡市场里,磁卡是一种高科技产物,兴起于90年代中期,田村卡技术源于日本,众所周知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不一样,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今天的新技术明天就有可能被淘汰,而文化艺术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被人们关注,田村卡只是一种电话磁卡,缺乏厚重的历史文化附加值,90年代在邮币卡市场风靡一时,主要原因也是基于资本的炒作行为,资本一旦撤走就是一地鸡毛,田村卡身上浓缩了很高的科学技术,但是缺乏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文化价值,这也是它不能长期被关注的主要原因,目前田村卡的市场逐年萎缩,从业者也纷纷改行做邮票和钱币。

邮票的繁荣和没落
邮票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1878年中国就发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收藏行业是文化行业,悠久的历史文化附加值是衡量一件收藏品是否具备收藏价值的重要因素,从这一点上来说,邮票收藏在中国曾经风靡一时,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邮票收藏更是成为一种时尚。
到了90年代,随着中国邮政行业的改革,快递行业的崛起,包括电子邮件的普及,邮票也丧失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再加上邮政总公司在九十年代开始天量发行邮票,最终导致打折票的大量出现,对于邮票收藏行业更是当头棒喝,除此之外,邮票行情起伏不定,炒作之风盛行,价格暴涨暴跌非常剧烈,从九十年代到现在,邮票是邮币卡行业经常被资本光顾的品种,最终导致很多忠实的邮票收藏爱好者亏损,最终赔钱离场,逐渐对邮票收藏行业丧失信心。

另外邮票行业的没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对于钱币来说,它还是缺乏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附加值太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相对于央行来说,它的发行单位影响力相对比较弱化,钱币和邮票在文化属性上也不可同日而语,以上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邮票的没落。
钱币收藏是否在逐渐没落
最近几年,钱币收藏其实也逐渐走入行业的低谷期,很多人开始质疑钱币行业也会步邮票和磁卡的后尘,整个行业逐渐趋于没落,实际上个人觉得钱币收藏行业不会没落,因为钱币是一个政权留下的主要文化标志,从海贝到现在的电子货币,我们国家的文化之所以不断代,钱币文化功不可没。
钱币相对于邮票和磁卡,它的历史更悠久,文化附加值更高,一枚钱币上面承载的历史信息,文化价值,包括当时的矿业开采水平,冶金工艺水平,书法文化特征,造币工艺技术等等信息量非常巨大,钱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它在收藏行业的位置也不是一般的物件可以替代的。

从政策层面上来说,政府为了弘扬钱币收藏文化,极力推荐钱币收藏事业的发展也做了很多政策上的扶持,任何行业只要有市场基础,即便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也会逐渐发展起来,现在是整个收藏行业的低谷期和调整期,个人觉得钱币收藏行业不会没落,但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模式可能和以前会有巨大的区别,过去一直以钱币市场实体店为主,将来可能逐渐会变成互联网自媒体加收藏工作室相结合的模式发展,随着大量的80,90后,甚至00后的收藏爱好者加入这个行业,这些人也将成为钱币收藏行业未来的主力军。
回答完毕,关注我,一起学习交流钱币收藏知识。
邮票己经失去了活力,集邮人口老龄化。钱币圈太大,古币,银元,金银币,中国纸币,外国纸币钱。卡磁卡我不知道。我收藏球星卡,人口在上开,篮球卡足球卡棒球卡90_0o后多最老是70,外国人传入。炒作火了








显而易见的是磁卡和邮票价值功能大为下降,甚至于消失!而钱币至少保留其应有的价格,且设计精美,易保存和收藏,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老百姓是认同钱币的,钱币价格的溢价,或者上涨容易接受。作为曾经收藏老大的邮票却江河日下,很大程度在于集邮者队伍的萎缩,市场的低迷和乱像更是伤害了很多邮人的心,现在喜欢邮票的大多是搞集邮专题和研究的中老年人,他们大多45岁以上,平均年龄接近60岁的样子,这是个很让人吃惊的群体,也是难以置信!
货币代表国家权力,是国家级收藏品,邮票,其他现在是企业收藏品,差这级。
顾名思义,邮币卡是指邮票,钱币,电话卡,邮票现在已经很少人集邮了,现在集邮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50岁以上的人了,年轻人很少人集邮,邮票市场也大幅萎缩,邮票也没什么用处,虽然邮票有面值,但写信的人几乎没有了,邮政快递也不能用邮票,所以集邮就是鸡肋。电话卡早些年还有人集,随着手机的普及,打电话用卡的时代过去了,电话卡也被淘汰了。现在就剩下钱币还有人玩,钱币市场几次高潮,推动了钱币的收藏热情
这个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属性上来说,钱币和邮票不同。钱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流通广,能够购买一切合法商品,是财富的象征。说白了,钱是好东西,人人喜欢,是人们日常们必需品,衣食穿行,柴米邮盐,哪一样都离不开它。钱这个东西,深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使退出流通了,人们依然对它有深厚感情。但邮票和卡就不同了,它们使用的范围狭小,只在特定场合使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相比钱币小的多。其次,每一套人民币和纪念币都有一定的发行量的,旧版人民币退出流通后,便不会再发行,存世量只会逐年減少,不会增加,收藏价值只会越来越高。邮卡则不同,它们没有发行量限制,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发行。这样收藏价值当然就低,喜欢的人当然少。其次,从收藏群体来说,也有很大不同。喜欢钱币的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也有,大多数是80后,90后,七零后也很多,甚至还有00后。以前收藏邮票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很少。随着老一辈集邮爱好者的老去,年轻人又不喜欢,当然就会后继无人,走向没落!
都关心房子了。
卡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