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问答平台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知识生活问题数码科技传统文化网络热门健康养身影视娱乐职场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热门

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华?

提问时间:2023-11-01 16:04关键词:清华,高中生,高中

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华?

点赞1、儋州市 网友:宿命。

题主可能对清华北大有所误解。

我读书的时候750满分,清华北大收分663和662。对我来说,如果要打比喻的话就像是篮筐的高度。

篮筐高度又不是非人的,但是我不到一米七,任我如何努力,灌篮这个事做不到啊,我拼命练习的情况下,我摸到了一次篮筐边缘的的挂网的那个小铁圈(比篮筐矮2公分)。但是我有个朋友185,他从不怎么练习,原地轻松双手挂框,只要他愿意,稍稍练习一下就能灌篮。

这tm就是天赋。上哪儿说理去。

如果你有天赋,稍稍努努力660分就考到了,如果你没有天赋,任你如何努力,660就是你不可能达到的点。可以直白地理解为生理差距,你的情绪管控能力和你的智商,简单说你的大脑构造限制了你触摸不到660分这个高度。

一言以蔽之,笨。

而笨是比光速更难突破的障碍。

气人不。

点赞2、鄂尔多斯市 网友:不煽情

题主所问: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华?不知题主所说的“资质"指的是哪个方面,也不知题主上的是哪种类型的高中。下面试着分析一下:

若提问者上的是重点高中,可以说资质并不平庸,只要肯吃苦,能耐住寂寞,能控制住自己,按照自己定下来的计划目标去努力,考上清华并不在话下。退一步说,即使考不上清华,上一个985、211大学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平时多努力,才能考场少出错。

上北大清华是多少高中学子们的理想。奉劝题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规划自己人生目标和计划。计划不要定得太高,从大处着想,从小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赶,我努力了,我不遗憾。至于最终能不能上清华,还有很多因素在起变化,比如一些天灾人祸都你向前走的意想不到的障碍。抱着一个平常心,或许还有上线的可能。

如果题主上的是一般中学,那确实形势严峻,别说考清华,就是能考上一个二本院校也就不错了。要知道,全国每年能考上一本的考生仅占全部考生的百分之几,能够考上二本的学生也不过百分之十几。

努力吧,年轻人,你们赶上了好的时代。什么资质平庸,什么脑袋聪明?若把人的聪明与否划分成三个层次,可以说绝对是一个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大部分人的聪明程度差不多,就看每个人掌控自己的能力。(2019/07/06)

点赞3、榆树市 网友:千鸢锁画

大家都知道歌手李健清华大学毕业,他参加央视一访谈节目时说,高中时,即便不怎么认真学,随随便便都能考年级前几名,考上清华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时才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学,还是比不过有些随随便便学习的人。

我上高中时,我们学校就有一学霸,高二就考上山大,次年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上清华。

他父亲是一位物理老师,也正好带他们,晚自习有学生问这位老师题目,他父亲经常让他帮忙解答,有些物理题,他父亲解答起来都有些费劲,他却能迎刃而解。光考努力,估计很难达到。

我们大都记得一句话:“所谓的天才,不过是99%的汗水+1%的灵感”,我们也常常用这句话来估计资质平平的孩子。但我们忽略了下半句“有时候,1%的灵感要比99%的汗水更重要”。

天道酬勤,努力总有回报,但我们也不要否认,想要读好书确实需要天赋,能够考上清华的学生,何止万里挑一,资质平庸的学生想要脱颖而出,可以想象有多么困难。

理想还是要有的,树立目标的时候,还是要切合实际,比方说先考虑了一本,然后再考虑211或者985,如果目标不切实际,就会有很大的失落感!

我们要承认,有些事情不只是靠努力就能实现的,但在努力的过程,我们才会发现最好的自己。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条条道路通罗马,做任何事情要扬长避短。

点赞4、宁波市 网友:羽墨云轩

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北(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这个问题进入高二。基本已经能确定了,也就是说无论孩子们承认与否,都已是基本心理有底了。




为什么?下来具体来说~

一 考上清北,首先要品学兼优,也就是常说的学霸,这是肯定的,一般进入高中阶段,学霸的诞生大致有两条成功线路。

一是"一路红",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小升初。到中考,一直在年级里排名稳定在前百名,在班级稳居前五名。一直持续到高中三年。大多考入清北的学生,80~90%以上是这学生圈里面"瓜熟蒂落"的。




还有一种是"半路红",原来贪玩,学习一般,后来发奋图强。开悟了,懂事了,然后异军突起,从后面逆袭到前几名。也有。但现在的应试教育日益完善,体系越来越先进,可以说滴水不漏,繁重的作业,"课外补习班"见缝插针。学霸们一刻不停的学都很紧张,而后来者要想把以前的基础知识漏洞和短板一个学期里填平补齐很难很难,经过刻苦努力,考到一本院校,甚至"985","211","双一流"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想一路过关直冲云霄济沧海,考到北大清华这两个中国顶尖高校,可能不仅仅努力就运气好的。有没有,有,概率和几率就不说了。凤毛麟角。








二 以我们所在省份和城市举例,无论平庸与优秀,大约99%的清北生(以最新的2020年清北生统计数据),是来自于"五大名校"(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也就是说要考入清北,最主要先要考进这五大名校,这是第一道门槛。

而且最好要考进五大名校的重点班,这是个什么概念,可以这样比喻。进入高中阶段,能考进"五大名校"的学生,大多是各个县,区,市里面的状元榜眼们。各个学校的第一二名在这里竞争激烈。这是第二道门槛,




第三道门槛,考入清北生,还要在重点班稳居前列,因每年清北都会提前在高二阶段,在寒暑假期间举办夏令营,集训班,强基计划之类,主要目的就是让学霸们多了解清华,北大的学校情况,希望学生们能报考清北。他们这些学校一样也有危机感,担心人才的流失……进入这个班必须要是年级排名始终稳居前列的学霸,五大名校各校的入选学生数大致在个位和十位数之间。

另外,还有一个更直接进入清北的渠道,那就是在每年举办的全国范围的奥林匹克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等竞赛中拿到前几名次, 同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经过清华北大的严格审核,都会在高三阶段不经过高考,直接保送进入清北。这个不用说,难度和几率就更小了。









以上大致介绍了一个考生进入清北的过程,所以就能明白,基本上进入高中每个孩子都会心中有数的。


最后在回答完这个问题,想说一个重要的观点,都熟悉的爱迪生名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对任何人,"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这句话是一条奋斗者的公理。永远不会过期。一直都管用。





就像人活到一定年龄,一定会扪心自问,这么奋斗到底为啥?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最后还是得承认,人活着有意义也罢。无意义也行,你只要还活着,还想过好日子,为自己为了所爱的人,都需要奋斗才会得到。

辛勤努力都不一定会实现目标,不努力更不会天上掉馅饼。

所以无论平庸与优秀,都需要全力以赴的努力学习,有些人说一些孩子多么聪明,每天能做到晚上十点就睡,开心学习就考进北大清华,对此说法值得拷问,因为进入了高中冲刺阶段,仅仅老师布置的各个科目作业已经多得不得了,好的学生还要不断每天预习复习过去的课程,还在不断刷题,




另外,几乎天天大练习,每周小考,半月有中考,一月有大考,还有期中期末考试,学业竞赛考试层出不穷,许多孩子之间还有"比学赶帮超",这也是重点学校独具一格的学习氛围的优势,




孩子们每天都处于焦虑不安。紧张,竞争中,失眠,少觉都是常态。很少有11点之前睡觉的,哪里有晚上十点就睡开开心心进入清华北大的?即使有所谓"天才"。但数,理,化,语,数,英,政,史,地,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聪明可以做到数学物理好,但语文英语其他科目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大量的刷题。这些科目不是说仅仅靠小聪明就能考到前面的。




下面摘录在这五大名校几句共同的座右铭,和青春奋斗者的孩子们以及辛劳操心父母们共勉

~没有谁比谁努力,只有谁比谁更努力


_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_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的学习,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此刻的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_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点赞5、鹰潭市 网友:血屠手

努力会让使人进入一个高度,但到了这个高度之后,仅仅靠努力是没有用的。它需要的是技巧性的突破。

学习亦是如此,对于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或许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一个不错的一本大学,但若是清华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博士,一直以来都在从事高中生教育工作。我通过对高中生学习的观察与总结,写了一本书《直击高考漏洞》,书中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分享了20位清北学霸的高考经历,对学生提升成绩很有帮助。

如果有需要这本书的同学或家长,私信:领书,就能免费领取。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讲,心智还不太成熟,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才在学习上表现的比较一般。当学生的心智没有成熟到自己可以主动规划自己一切的时候,注定是与清华无缘的。

清华招收的都是什么样类型的学生?1.天赋异禀的,这类同学天生会学习,知道给怎么学习。2.始终都是以清华为目标的,基础比较牢固的,这类同学是思想比较坚定。这两类同学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少见。所以他们成为了清华的一员。

对于资质平庸的高中生来说,重要的不是考上清华,而是学会规划生活及学习中的一切。当你占据了主动权,清华也只是你通往美好生活的一个手段而已。

在我接触的数千名学生当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都比较被动,等着老师、家人去安排、指导的学习,这样即使再熬夜学习,奋笔疾书,学习上也很难有一个大的提升的。

希望高中生们能够把学习重点的放在如何去提升成绩上,而不是在自我评价较低的情况下,盯着一个不可及的目标。那样势必会给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对于想要主动提高自己分数的同学,可以直接私信我领取《直击高考漏洞》一书。

点赞6、平凉市 网友:败一人

我可以说下,本人高中在全市最好的高中的最好班级-竞赛班(专为参加各种竞赛的班级,包括数理化生物计算机),全班全部上重点的,各种保送上交、清北,班级高考平均分高于一本60分,时间是2002年。

我们班里面天赋异禀的就不说了,那天赋让我这个中考全校第二的人也要跪地膜拜,说一个资质平庸的。

此人每天5点30到教室早读,晚上自习至10点回家,三年来每一天都这样(据说寒暑假也是在家里保持这个节奏),中间不会有任何休息,别人午休,他在看书,别人打球,他在看书,没有任何的业余爱好,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与一切娱乐活动绝缘,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此人在我们班里公认的没有天赋,竞赛拿不到任何成绩,但最终考上了北大,高考分数高于一本线130分。

毅力也应该算是天赋吧。

最可悲的是我和同班同学还嘲笑这个努力的人,不停的做作业,有什么用,竞赛又不考这些简单题。

后来他上了北大,而我因为偏科只上了211,原来最可笑的是我自己。

点赞7、遂宁市 网友:柚子半夏

我非理论家,就说普通人的直话。

都上高中了,还资质平庸,再努力,上清华的可能微乎其微!清华,那可是仕途上的宝塔尖,资质甚优的,也须有万里碰一的运气!平庸者,首先解决平庸问题,变平为优!然后,努力仍是需要的,目标以考上次等重点大学,就相當实际,是为可观了!



点赞8、珠海市 网友:念旧#

既然自己都知道自己资质平庸,又已经上高中了,那还是建议你放弃考清华的想法,求其次吧!

首先把目光瞄向C9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之后的学校,把目标定位到排名10以后的高校。


第二目标位

排名10~25的高校,比如中科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等。

第三目标位

排名20~35的高校,比如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

第四目标位

排名35~50的高校,比如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等。

其他目标位大学

录取分数非常高:两财一贸,北外,上外。

医科类目标大学

录取分数很高: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海军医科大学、空军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陆军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等。

最后寄语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无论什么时候,努力都会有回报的。

点赞9、汕头市 网友:冥界王者

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有没有可能考上清华大学?有过,但却非常少。我们来看看,每年都是什么样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

第一、清华大学每年招生学生类型

每年高考前,清华大学都会发布招生公告,每年清华大学招生的本科学生包括几大类,主要有:能加统一高考类、特长类、保送类、自主招生类等,而每年清华大学本科招生数量也只有三四千人。

第二、清华大学在各地招生人数情况

清华大学每年本科生招生总人数约三千到四千之间,2018年约3800人,将这么多名额分配至31个省市,平均每个省市也就占一百多人的名额。然而,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各地教育水平不一样,清华大学每年分配至各省市的招生名额并不是平均分配。

其中北京市每年名额最多,每年录取的考生数量达到3-400人,一些高考大省如河南、河北、湖南、浙江、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区,每年能够分配到的名额基本上保持在100-200人之间,个别地区可以超过200人,譬如河南。

而其它一些中西部省市,清华大学在当地的招生名额一般不会超过100人。

第三、分析普通高中生考清华大学的难度系数

从上面的招生情况来看,对于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如果不是出生在北京市,只是生活在其它省市,假设清华大学在当地的招生名额为150人,注意,这是当年招生的总人数,是包括所有招考类型的学生。除去保送、特长生、自主招生降低录取等,留给裸分考清华大学的名额也就100人左右。

而这100的名额,对于有的省份来说,还要分文科和理科,我们就按招生人数比较多的理科为例,假设文科和理科的比例为3:7,那么留给理科生的名额也就70人左右。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学理科的学生,想要裸分考入清华大学,高考成绩要排名省内前70名才有机会。这个难度有多大?自己想想就知道了。以四川省今年为例,今年四川省理科700分以上人数多达182人,也就是说,700分今年在四川是上不了清华大学的。

(注:以上的所有数据均为假设,均为大概数字,不一定准确)

第四、每年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都是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仅仅讨论裸分考入清华大学的情况,通过其它途径比如自主招生、保送、特长生等不再讨论范围内。

我们不谈衡水中学这种超级中学,对于一般地级市里的中学,一年能考出几个清华大学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其中裸分考上的更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每年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都是学校里年级前几名的学生才有可能,其它成为黑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要考上清华大学,这样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质:

一、有一定天赋。要说能够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没有天赋,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些学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非常强,智商也比较高。

二、学习效率非常高。能够如此拔尖的学生,他们平时的学习效率一定非常高。因为在同一个班级里,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时间,而他们学习成绩能够如此突出,那么学习效率一定是极高的,特别是课堂上。

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多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最大的区别,而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养成的。这些学习习惯包括平时上课、对待作业的态度、平时课外阅读的涉猎,等等,都是要比普通学生强。

四、学习刻苦用功。有天赋的学生很多,但却未必能够最后考入清华大学,因为有些人他们并不努力,上课睡觉,下课作业不完成,怎么能考上清华呢?所以,有天赋的前提下,加上勤奋刻苦才有可能考入清华大学。

那么对于资质平庸的学生,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可能是两倍、三部、四倍甚至更多倍的努力,才有可能最后能够考入清华大学。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欢迎大家说出你们的想法。

点赞10、楚雄彝族自治州 网友:悲与喜。

正常考试,基本上毫无希望。

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如果是通过正常高考,可能无论多努力可能都很难考上清华。现在竞争非常的激烈,大家可能听说过一句话,别人家庭比你好,天资比你还聪明,更关键的是别人还比你拼。

在现在的竞争条件下,如果资质平庸,基本上无论多努力,可能都很难考上清华的,这个里面还有个学习效率和学习难度的问题。

1、学习效率差别很大

一般天资聪明的,学习非常好的,可能每天的学习时间一样,但是学的东西更多,学习的内容更深,而且学习效率更高,更不容易忘记。

举个例子,你资质平庸很努力,一天也就是最多学习16个小时,余下8小时睡觉,但是。如果背英语的话,可能你需要60天以上才能够背下来一册新概念3。

但是如果一个资质很好的孩子,基本上过目不忘,可能仅仅需要15天时间就把新概念3全部背下来了,再有15天可能新概念4也背完了。

也就是说,你如果资质平庸,背下来一本新概念3就需要60天,而天资很好的30天就搞定了新3和新4,这样的学习效率显然是很难比的,而且到了高考,显然考试分数差距会比较大的。

如果英语达不到140以上,显然清华就不用想了。

2、学习难度差别很大

资质平庸和天资聪明的差别,还有学习难度差别很大。天资聪明的,对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达到智力极限的难题,理解更深,接受更快,思维更迅速,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基本上不会忘。

而资质平庸的学生,再努力,但是对于达到智力极限的数学,物理等难题,基本上很难学懂学会,即使是有时候学明白了,但是过几天又忘了,或者是变个花样又不会了。

因此,学习难度差别很大,这个对于资质平庸的孩子来说,是很难通过努力越过的。

这样的话,如果数学达不到140以上,物理达不到95以上,基本上清华也是没戏了。

3、结论

综上所述,资质平庸很难通过努力来考上清华,一个是学习效率的问题,一个是学习难度差别很大,这个就决定了分数上不来,那么就很难考上清华了。

点赞11、项城市 网友:燕尾服

那该努力的应该是他爸。

点赞12、深圳市 网友:不后悔

资质平庸的高中生上不了清华,特招除外,单纯高考肯定不行。

如果非要靠努力上清华,不断努力,累病了是一定的。

一个跑得慢的人每天睡6个小时觉其余练跑步,能跑过博尔特么?不能,但肌肉肯定拉伤。

强调努力是对的,积极向上,但最好与自己比。

不谈天赋单纯讲努力,说什么每个孩子都一样都是天才,是教育最大的骗局,如果不正确面对,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孔子说因材施教,都一样还因什么材?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成千上万的孩子怎么就一样了?

不过,孩子各有所长是真的,至少相比较于自身,总有长处也就是突出的地方。

所以,教育不是非跟清华较劲,只要结合天赋,兑现天赋,就是人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知识推荐

脑洞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问答平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8@163.com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