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问答平台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知识生活问题数码科技传统文化网络热门健康养身影视娱乐职场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问题

如果作诗恰巧有一句与古人一模一样,算不算抄袭呢?

提问时间:2023-11-01 16:04关键词:

如果作诗恰巧有一句与古人一模一样,算不算抄袭呢?

点赞1、佛山市 网友:再回首

如果我们看到两个人某一部位长得有点像,就断定他们是一个妈养的,这显然是荒谬的。如果因为一篇文章或诗词,有一句相似或相同,就认为是抄袭,那么这个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二百五,因为他的文化水平,连什么是抄袭的概念都不清楚。抄袭,是指把别人的作品,照搬,或基本照搬,冒充为自己的作品。但有时为了增加自己文章的份量,我们常常引用别人的经典语录和数据,但一定要注明引用,以防被误判。抄袭向来被行业和读者所不齿,特别是一些职位不低的知名人士,因为抄袭败露,被网民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更让人贻笑。我们常说"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自已若没那两下子,不如放下身架,夹起尾巴做人,别油头粉面,西装革履的,裤裆开线了,屁股露在外面还乐呵呵的招摇过市,不知道寒碜。[捂脸](此文仅是个人的理解,若有不对或不足之处,请网民批评,指正)[握手]


点赞2、阿拉善盟 网友:一错再错

不算抄袭。其实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已经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序曰:今之视昔,亦由后之视今,若合一契,必临文嗟悼;虽世殊事异,取舍不同,然所兴之由,其致一也。

点赞3、定西市 网友:趁年华

我创作诗词时.多数先看到画面后,再去创作诗,也从来不去想是否与古诗撞到一起,也不去考虑是否存在抄袭的问题,二个小时创作五六首诗,有时候一上午创作十首诗词,难免有些粗糙,也不会有时间去思考撞不撞的问题,因为你不去刻意的搞诗词研究,再说也没有更多时间去研究诗词,随笔而就难免会有误。

我想中国诗人,从古到今也太多了,作品也如牛毛,谁也不可能记得那么多,很可能有相似,相近的诗词,这都很正常,因为五言五律七律七绝之类的诗词也太多了,再说受押韵,对仗等的拘束,还有文字数量的限制,相同的景色,很可有几首或几十,几百首诗,特别是,梅花,竹子,菊花,兰花,及美丽焦点性的景色,赞美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所以相撞的事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我希望广大读者,诗词爱好的朋友们,看到这样的诗词可以指正,但是也应该理解,因为会写诗的人读古诗的数量不一定多,记住的也不一定多。

坚持原创确实很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或支持!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包容,多多地给予鼓励与指教!







点赞4、海门市 网友:袖手天下

《算抄袭》

世叶无一同,除非是克隆;

不同的理念,不同的人生;

写出的诗文,一样怎可能?

必定是盗版,吾持此念恒!

再说世间事,要分先后总;

如有一高山,前人立巅峰;

后人就不能,一脚的踹蹬;

将人踢下去,将峰据自拥;

个人之陋见,仅作参考供。

《美奇》

九天蔚蓝云飘逸,雀鸟翔飞蝉歌啼;

万物特色各拥具,发挥极致何美奇!

《暖春》

风柔光灿天蔚蓝,木悦草欣花笑颜;

勤蜂喜飞采蜜釀,彩蝶乐舞群芳间;

雀鸟展翅畅翱翔,兽灵撒腿戏逐欢;

不染酷暑愁与冻,唯春有此美景然!

《特点》

水化百态风恒动,九天蔚蓝阳灿红;

世之伟大亿亿万,特点全却不一同。

《春草》

披上嫩新裙,碧草勇进军;

四野俱占领,八荒悉蚕吞;

田园皆我境,山岳尽吾村;

戈滩奋扎营,石壁立哨屯;

战垒水中映,碉堡深涧存……

发挥我韧劲,善用我数群;

九五傲登顶,借这美丽春!

《初夏星夜》

拼命搬开云挡遮,星儿涌出大银河;

口水不住流哇哇,大眼不停眨色色;

夏娘果然艳火辣,风格迥异靓月儿!

点赞5、东莞市 网友:不述离殇

问题: 如果我作的诗恰巧有一句与古人的一模一样(没读原诗),算抄袭吗?


前言

这是有可能的,古诗词中,常见的句子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

所以说,完全与古人有巧合是可能的,越短的句子越有这种可能。

即是我们今天看古人的作品,完全相同的句子也能见到,是巧合还是引用就很难说了。

一、明确的引用

1、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大家都知道,晏几道有一首词《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其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于五代诗人翁宏的《宫词》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2、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有一个名句被无数人引用,这句诗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声小。

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成为了李贺千古流传的警句。被后人看上,不停的出现在各种作品中。

减字木兰花(宋·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
《小梅花二首 其二 行路难》(宋·贺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
《解放南京》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寻常语的使用

1、大江东去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很多词语其实就是寻常语句,苏轼的大江东去尽人皆知,但是这类寻常语,即使平常人也有说出来。

同样,后人使用四个字的也非常多,例如张孝祥的《念奴娇·星沙初下》

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一叶扁舟谁念我,今日天涯飘泊。平楚南来,【大江东去】,处处风波恶。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常记送我行时,绿波亭上,泣透青罗薄。樯燕低飞人去后,依旧湘城帘幕。不尽山川,无穷烟浪,幸负秦楼约。渔歌声断,为君双泪倾落。

詹玉的《桂枝香·沈云别浦》

沈云别浦。又何苦扁舟,青衫尘上。客里相逢,洒洒舌端飞雨。只今便把如伊吕。是当年、渔翁樵父。少知音者,苍烟吾社,白鸥吾侣。 是如此英雄辛苦。知从前、几个适齐去鲁。一剑西风,大海鱼龙掀舞。自来多被清谈误。把刘琨、埋没千古。扣舷一笑,夕阳西下,【大江东去】。

2、记当时

辛弃疾《贺新郎·老大犹堪说》:

老大犹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唤呜瑟。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像似而今、记当时、又何妨等三字句,在词中称为三字逗。这是寻常可见的短语,也谈不上谁抄谁。

三、偶合 吹折数枝花

句子的字数越多,就越难以完全相同。三字句、四字句相同的比较常见,但是五字句以上就很少见了。

其实在历史上,即使有诗人的偶合,我们很难分辨。

例如某一位诗人的某一句话,完全与前人相同,读者也不会认为是偶合,而是认为他有意用典(引用)。

《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中,曾经记载了王安石的一段话:

“荆公尝言:‘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言语,已被乐天道尽 .....

王安石说,世间的言语都被杜甫、白居易这些前辈写完了。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卷第二十五还写了一个偶合的故事:

“元之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因请易之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宋朝诗人王禹偁写了一首诗咏桃花,其中有句云: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写完以后他的儿子说,老爸你的诗怎么何杜甫的那么像呢?您是不是改一改呀?杜甫有句云: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这两句诗极为相似,特别是后面五个字完全一样。但是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王禹偁并非有意化用和引用杜甫的诗句。

因此他不但不遗憾,还非常开心,我的诗这么好了吗?竟然和杜甫的诗这么像?于是决定不改了。

王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结束语

我们知道,陆游的诗传下来近万首,但是李白作品,大约只有十分之一流传下来。而王之涣只有几首诗流传下来。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诗,可能只是古人作品的九牛一毛。

我们今天做的诗句,很可能古人都写过,只不过都湮没了而已。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平日里读诗多了,未必能记住古人的作品,所以作诗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受到古人的影响,所以不自觉的引用或者化用了古人的警句。

黄庭坚曾经说过: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杜甫、韩愈这类人,饱读诗书,虽然不想“无一字无来处”,但出笔即是,这不是缺点,而是读书破万卷之后的文化修养。

偶合也好、用典也好,不必在乎他人的评价。

@老街味道

点赞6、湖州市 网友:魍魉影魅

不算抄袭。因为想到一处去了。文字是大众使用的语言符号,不是某个诗人的专属。就算搬来一句,那也只是借用经典。

点赞7、海门市 网友:禅小朵

题主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看法的问题。问题提得好!我可以明确的回答你,如果你的诗中有一句与古人的一模一样(你没有读过该诗)完全是巧合,你的诗不是抄袭!即便是你读过古人的诗,你借用,化用了一句,也不是抄袭!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化用,借用古人的诗句自古以来就有,无论是不见经传的诗词屌丝,还是诗词大咖都有意或无意的化用或借用前人或他人的诗句。

1,化用古人的诗句,即将他人的诗句改动几个字,用在自己的诗中。

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令人叫绝。但诗句却是模仿北周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马射赋》而来的。

如唐–王维《山中送别》中的"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的诗句,就是化用庾肩吾“何必游春草,王孙自不归”。

这种将他人诗句改动几个字,化用到自己诗中的现象,在古人诗中屡见不鲜。

2,借用古人或他人诗句,即直接将整句拿来用在自己诗词中。

如,苏轼《浣溪沙·渔父》中的: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斜风细雨不须归。就是借用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的词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再如曹操《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其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借用《诗经·郑风·子衿》的诗句;

其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借用《诗经·小雅·鹿鸣》的诗句。

古人整句借用他人诗句也是司空见惯。

二,化用,借用古人或他人诗句算不算抄袭?

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争议,但,把化用,借用古人诗句认定为抄袭的并不多。反而,人们对于一些化用的诗句大加赞赏。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是千古名句。王维的《山中送别》的"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诗句也被世人称颂。

至于,曹操借用《诗经》诗句,苏轼借用张志和词句更是无人责怪,丝毫没有否定曹操和苏轼文坛地位。

自所以人们不认为是抄袭,一是,因为他们在化用和借用中赋予了诗句新的意义,和生命。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是曹操横槊江边,求贤若渴,准备一统天下。而不是《诗经》的"青青子衿"表达的情人思恋。二是,古人对于前人的诗反复背诵,吟咏后烂熟于胸,往往在作诗时无意识的引用在自己诗中。如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说的就是李白有的诗句来之阴铿(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

西晋文学家潘岳认为"古人兴到笔随,不觉暗符成句";刘贡父说:“大抵讽咏古人诗多,则往往即为己得也。"。

唐朝刘知几认为这也是古人诗作传承的需要:"述者相效,自古而然……若不仰范前哲,何以贻厥后来。”《史通》唐-刘知几。

古代也有人对于化用,借用他人诗句有非议,但至多称之为"类俳"。也就是不入正统的杂戏。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王勃《滕王阁记》‘落霞孤鹜’之句,一时之人共称之,欧阳公以为‘类俳’,可鄙也。”。欧阳修如此讥讽化用或借用他人诗句为:"类俳"。其实,他本身就说做不一。如《浪淘沙》中诗句: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就是化用唐朝著名诗人司空图的《酒泉子》的诗句:"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即便,唐朝僧人释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三偷说"即,偷句,偷意,偷势。也没有遏制住古今诗人在诗词创作中对于古人诗句的化用或借用。也丝毫没有贬低抹杀古代诗词大家的声誉和伟大作品的熠熠光辉。因为:“述者相效,自古而然……若不仰范前哲,何以贻厥后来。”《史通》唐-刘知几。由此可见,化用或借用古人的诗句在自己的诗中赋予新意是正常的,也是一种学习传承。只要不是恶意的抄袭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点赞8、安阳市 网友:开到荼靡

回答问题:

如果作绮恰巧有一句与古人一模一样,我认为不算抄袭!

在作诗词时有时,借用古人的一个诗词,在创作诗词中借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何不为呢?本人认为不能算抄袭。

古为今用,创作诗词时,往往引用四个字的成语来修饰诗词,那么也算是锦上涤花之美韵也!

作诗词讲 究的是,突出中心思想和意境,要有灵气感,生动就必须讲究平仄的,这样创作出的诗词才完美!

点赞9、济南市 网友:上官嫣然

金虎宫邻事已遥,雄图想像祖龙骄。

辟开万古官家局,梦断三山海水潮。

白璧尚疑天帝醉,黄泉犹认八州招。

谁知即借烧书炬,烧得阿房土尽焦。

点赞10、承德市 网友:▂霸姐

当然不算抄袭。我们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经常要引用古人的句子,来显明我们的主题,以便更加深入人心。“引用”,不是照搬,只是点缀,当然不能算是抄袭。毛泽东的诗句我们经常引用,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等。还有宋轼、李白等人的诗句,后人也经常引用,没什么不好的。我们学习,学得越好,就会引用得越多,古人也会越高兴。我们在引用古人诗句的时候,能抬高古人诗句的意境,升华古人诗句的思想精髓内含,那真是相得益彰,不枉传承。

引用,是修辞手法,更是对前辈文化的继承、发扬、光大!是锦上添花!引用,也是一个人写作水平的具体体现。抄袭,不管是抄袭文章段落,还是抄袭文章的思想内容,都是可耻的盗窃行为,是对前者的不敬,也是对自己的污贬!

点赞11、大同市 网友:半是离愁

不算抄龚。

点赞12、林州市 网友:锦瑟迷音

遇到这种情况,化用古人诗句,非这样不能表达意境心境时,何来抄袭?这里有个原则,只可一句即可。就象音乐家化用别人音节一样,有度的规定,超越了性质就变了。

知识推荐

脑洞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问答平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8@163.com 网站地图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