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这是真的吗?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和阿辛诺依本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她们都拥有绝色的美貌,且聪慧机智。本来,这对王族姐妹花都该享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她们却为此斗得你死我活。最后,克利奥帕特拉色诱安东尼,请求她杀掉自己的亲妹妹阿辛诺依。
那么,她们之间究竟有什么纠葛,为何要骨肉相残呢?
克利奥帕特拉和阿辛诺依都是国王托勒密十二世的女儿,克利奥帕特拉由于年纪居长,所以在托勒密去世前,依托勒密王朝的风俗,她与同父异母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结为夫妇,共同执掌军政大权。
但是,克利奥帕特拉不愿意和弟弟分享权利,一心想将弟弟赶下王位。
忠于王权的老臣,为了不使托勒密王朝陷入内乱,于是联合起来,将克利奥帕特拉驱逐到了叙利亚。
克利奥帕特拉当然不服气,她招募军队,准备发动战争,武力夺取王位。
说实话,托勒密十三世只是个少年,根本不具备处理军政事务的能力。再加上当时托勒密王朝也是岌岌可危,因此,面对克利奥帕特拉发起的战争,也没有太大的胜算。
正在焦虑之时,恺撒追击政敌庞培来到了埃及。
托勒密十三世手下的一员大臣灵机一动,诱杀了庞培,并割下他的头颅,献给恺撒。希望他能帮助朝廷铲除克利奥帕特拉,以缓解王朝面临的危机。
然而,让托勒密十三世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向工于心计的克利奥帕特拉,也想借恺撒的力量帮她夺取王位。当她得知弟弟把庞培的头颅献给恺撒时,她灵机一动,让追随她的臣子打扮成商人,然后她把自己裹在毯子中,让臣子扛着毯子去见恺撒。
臣子顺利地见到了恺撒,并将她献了出去。
面对倾国倾城的克利奥帕特拉,54岁的恺撒没能抵挡住她的诱惑,很快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并立刻帮助她恢复了和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政的权力。
朝中大臣深知,克利奥帕特拉为人毒辣,重新掌握政权后,一定会再次想方设法除掉托勒密十三世。于是,他们怂恿托勒密十三世发起反恺撒暴动,想再次把克利奥帕特拉赶出朝廷。
结果,克利奥帕特拉利用恺撒的军队,击败了迈勒密十三世发起的暴动,并将忠于迈勒密十三世的大臣们纷纷处死。而迈勒密十三世也在坐船逃亡的时候,掉进尼罗河中溺水而死。
身为妹妹的阿辛诺依,得知迈勒密十三世去世后,立刻逃出城外。她找到战败的阿基拉斯军,利用大家对克利奥帕特拉的仇恨,将他们招募起来,重振旗鼓,以为托勒密十三世复仇为由,准备再次向克利奥帕特拉发动攻击。
阿辛诺依此举,很快得到大家的拥护,并被推举为女王。
不久后,阿辛诺依领着大家攻打克利奥帕特拉。
然而,恺撒的铁骑兵团却如天降神兵一样,出现在了阿辛诺依面前。阿辛诺依不堪一击,很快全军覆没。阿辛诺依,也成了恺撒的阶下囚。
克利奥帕特拉害怕阿辛诺依会威胁到她的王权,数次请求恺撒处死阿辛诺依。
恺撒把阿辛诺依带到罗马,逼迫她和俘虏们在罗马城中游街,以示对她的羞辱。
按道理,俘虏最终都会被处死。可是阿辛诺依悲惨的命运,却让罗马民众对她充满了怜悯。看到这种情况的恺撒,只好把她放逐到艾菲索斯,让她在那里的神庙中寻求庇护。
接下来,恺撒按托勒密王朝的风俗,再次让克利奥帕特拉和另一个小弟弟托勒密十四世结婚,让他们共同执掌政权。
不过,托勒密十四世形同傀儡,王朝政权,自此全部掌握在了克利奥帕特拉手中。
公元前44年,恺撒遭元老院成员的集体暗杀身亡。
(安东尼和埃及艳后)
随之,安东尼和屋大维在平定罗马叛乱后,分别统治了罗马的东西部。
安东尼为了搞到更多军饷来打仗,召见克利奥帕特拉。
克利奥帕特拉为了能再次得到罗马的庇护,于是故伎重演,打算色诱安东尼。
克利奥帕特拉特意把自己打扮成维纳斯的模样,坐着镶满宝石的楼船,顺着河流来到安东尼所在的城市。
她的出现,让沿河的百姓都以为真是维纳斯再现,因此人们奔走相告,争相来一睹她的芳容。
美色当前,安东尼被迷得神魂颠倒。对克利奥帕特拉的请求,他实在不知如何拒绝。
克利奥帕特拉成为安东尼的情妇后,请求安东尼除掉妹妹阿辛诺依。
安东尼一口答应。
不久,从艾菲索斯传来阿辛诺依被斩首的消息,克利奥帕特拉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仅仅过了10年,由于安东尼战败,在屋大维的步步紧逼中,克利奥帕特拉只得选择了自尽,一个王朝也随着她的死亡走向了终点。
(参考史料:《埃及艳后传》)
阿辛诺依是埃及国王托勒密12世6个孩子中的第4个,也是他最小的女儿。她同父异母的姐姐便是著名的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与克利奥帕特拉共同执政的托勒密13世,是阿辛诺伊的同父同母哥哥。
公元前51年,托勒密12世去世前,下令他的长子托勒密13世和长女克利奥帕特拉7世,结婚并联合执政。他们婚后和执政后不久,托勒密13世废黜了克利奥帕特拉,并将她驱逐埃及到边境,令她永不得回到开罗。
尤利乌斯·凯撒为追击庞贝来到亚历山大港,克利奥帕特拉听说后,乔装潜入他的宫殿,色诱了他。虽然托勒密13世已令人杀了庞贝将头颅献上,但凯撒还是被埃及艳后迷得神魂颠倒,唯她的命是从,尽全力助她重登权位。
托勒密13世坚决反对克利奥帕特拉重回开罗,于是和凯撒爆发战争。凯撒大胜,托勒密13世则掉进尼罗河淹死了。于是阿辛诺依集结忠于托勒密13世的军队,继续与凯撒作战,不幸战败被俘。凯撒将她作为战俘押解到罗马,游街示众,以炫耀自己的赫赫战功。
埃及艳后独掌大权后,凯撒回率军回到罗马。他对处死阿辛诺依的要求置之不理,只是将她放逐到土耳其的以弗所,令她永世不得回到埃及。不久,凯撒被刺死,安东尼成为新的三头联盟统治者之一。安东尼与埃及艳后相遇后,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她的裙下之臣。
虽然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又有安东尼的强力支持,但克利奥帕特拉依然视阿辛诺依为自己最危险的敌人。为了彻底打掉托勒密13世的支持者、稳固自己的统治,也为了报前面的一箭之仇,公元前41年,克利奥帕特拉要求安东尼派人到以弗所,杀死阿辛诺依。
安东尼派出的刽子手,在以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的台阶上,斩杀了阿辛诺依,并将她的头颅送到克利奥帕特拉的宫中。此事传出,震惊了整个罗马,有人悄悄为她建了一个无名纪念碑。但是她的身子被葬在何处,哪一个纪念碑是为她而建,千年来一直是个谜。
1990年,奥利地的考古学家在以弗所中心地带,发现了一个无名的八角形纪念碑。纪念碑下面是一个墓穴,下面有一具无头女尸,人们怀疑这就是古代土耳其人为阿辛诺依建的纪念碑,无头女尸便是公主本人。但是研究了多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无头女尸主人是谁。
从墓中挖掘出来的骸骨,也在二战中失踪了。后来的人们只能根据文字和图片资料,复原女主形象,但依然不能确定,她是不是2000多年前惨死他乡的阿辛诺依公主。
很惊奇看到这个问答了,去年我在头条号写了篇“鲜为人知的埃及艳后妹妹阿辛诺依公主”的故事,没想到这么快就出问答了,看来那篇文章还是有很多人看了啊。
那篇文章素材来自纪录片《BBC埃及艳后:鲜为人知的凶手》,是一栏刑侦类节目。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今土耳其境内的罗马古城—艾菲索斯一处显赫的陵墓内的一具女性遗骨产生了兴趣。经鉴定,该遗骨骨骺尚未愈合,还是一位未成年少女,且死前非常健康,生活条件优渥。显然这是一件谋杀案,这样一位贵族少女到底遭遇了什么,勾起了人们的好奇。人们通过考古结合现代侦缉手段终于揭开了“埃及艳后杀死亲妹妹”这个谜团。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埃及国王死后,根据老国王的遗嘱,时年十八岁的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嫁给了十三岁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掌朝政。此外,埃及艳后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妹妹阿辛诺依公主和一个小弟弟托勒密十四世。这四个兄弟姐妹为了争权夺利是打得不可开交,后来埃及艳后落败被赶出了皇宫。
罗马执政官凯撒此时追击庞培来到埃及,介入了埃及的姐弟兼夫妻之争。埃及艳后看到了希望,将自己裹在毛毯里送给了凯撒。凯撒拜倒在艳后的石榴裙下,转而支持埃及艳后。人们不满于艳后私通凯撒的行为,发动叛乱包围了皇宫。在这过程中阿辛诺依公主遗失被叛军捡到,拥立为新的埃及女王与克利奥帕特拉对峙。
凯撒被打得措手不及,失去了皇宫,困守在一座孤岛上的灯塔内。阿辛诺依公主率领叛军继续攻打灯塔,凯撒被杀的割须弃袍,泅水逃生。后来罗马的援军赶到,镇压了叛乱,托勒密十三世在逃亡时丧命,而美丽高贵的阿辛诺依公主则沦为了阶下囚。但是,凯撒并没有杀阿辛诺依公主,而是在将她装入囚车游街示众羞辱一番后,放逐到800公里外的埃菲索斯城。
在埃菲索斯城,阿辛诺依公主受到了阿蒂米斯神庙的庇护。但是两年后,阿辛诺依公主却离奇地横尸在神庙中。一时间埃及上下震动,人们猜测就是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干的。三百年后,罗马史学家卡西乌斯.迪欧对此事做了记载。
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埃及艳后干的,阿辛诺依公主虽然被放逐,但作为皇室的一员,对艳后来说始终是一个威胁,再说阿辛诺依公主就曾被拥为女王,这对艳后来说耿耿于怀。埃及艳后后来甚至对小弟弟托勒密十四世下了毒手,所以她有杀妹妹的嫌疑和动机。
再者,阿辛诺依公主被杀害的时间与埃及艳后与罗马将军安东尼交好的时间相吻合,而当时埃菲索斯城恰好在安东尼的管辖下。由于阿蒂米斯神庙权势非常大,埃及艳后动不了神庙中的阿辛诺依公主,唯有借安东尼之手才能实现。于是这两人狼狈为奸,苦了毫不知情的阿辛诺依公主。
人们利用先进的技术对遗骨进行了复原,大家来欣赏下阿辛诺依公主的绝世美貌吧。
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与妹妹阿辛诺依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两,两人年龄虽然相差几岁,但是聪明与漂亮都是十分类似的,原本如此聪明漂亮的一对姐妹花,还出生在王室之中,应该过着幸福且无忧无虑的生活。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战争以及残酷的政治,把两姐妹卷入其中,在残酷的斗争中,年轻的阿辛诺依最终成为了牺牲品,而自己的姐姐克里奥帕特拉虽然暂时取得了成功,却因为长时间的斗争,消耗国力导致国家最后灭亡了。

埃及艳后与弟弟争权
埃及法老有一个十分糟糕的风俗,那就是对国王的继承人,需要安排一个自己的姐姐或者妹妹与之结婚,两人一起管理国家,这种习俗对我我们中原人来说,是有些无法理解的,可是埃及当时却觉得没有什么。
当托勒密十二世去世之后,就按照风俗,让自己的女儿克里奥帕特拉与比自己小很多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结婚,两人一起掌管埃及。因为当时的托勒密十三世还比较年幼,在王国之中没有足够的实权,所以久而久之克里奥帕特拉就掌握了一些实权,并且想要直接成为女王。
后来在罗马侵犯埃及的时候,托勒密十三世以及阿辛诺依等人都支持靠着武力去与罗马凯撒大帝抗衡,但是埃及艳后觉得应该议和,大家和平相处。最终三者之间因为存在分歧,并且闹得很严重,托勒密十三世就直接把埃及艳后给撵走了。

埃及艳后被撵走之后,内心十分不满,想要重新组织军队与托勒密十三世决一死战,抢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刚好就在这样的时候,罗马的凯撒出现了,凯撒原本是追捕别人到了埃及,可是如今埃及艳后想要借助凯撒的势力,抢回属于自己的地盘,就叫随从把自己裹起来送到凯撒那里,凯撒一看如此美女在自己身边,根本就无法控制自己,中了埃及艳后的美人计。
后来埃及艳后果然靠着凯撒的帮助,重新回去与托勒密十三世一起掌管国家,并且与凯撒之间保持着关系,这让很多人都觉得辣眼睛。更加糟糕的是,埃及艳后如今不甘于只是和托勒密十三世一起共享权力,而是想要直接自己独自拥有。
因此后来埃及艳后就借助凯撒的军队,把自己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给杀了,并且重新找了一个年幼的弟弟与自己结婚,成为托勒密十四世,自己彻底实现了埃及内部的权力控制计划。

埃及艳后与妹妹之间的斗争
眼看着自己的姐姐埃及艳后把托勒密十三世杀了,妹妹阿辛诺依实在有些生气,于是就打着为托勒密十三世报仇的旗帜,开始招兵买马,很多对埃及艳后有意见或者忠诚于托勒密十三世的大臣都响应了阿辛诺依的号召。
有了军队,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就即将爆发了,凯撒此时也已经年迈,阿辛诺依的队伍又抱着必死的决心,所以最开始的战争中,凯撒不仅没有占据优势,还被阿辛诺依给打得措手不及。
等到后来凯撒开始重视这支队伍,才逐渐改变了战争的局面,阿辛诺依逐渐战事告急,最终被凯撒给拿下了,将参与战争的大臣以及阿辛诺依一起俘虏,带到罗马城中游街示众,以表示对阿辛诺依的羞辱。

凯撒原本以为游街之后,民众一定会要求把阿辛诺依给灭口的,谁曾想游街之后,适得其反,因为阿辛诺依美丽的面容以及较小的年龄,人们都觉得她仅仅是一个孩子犯了错误,不应该被处死,而是应该得到原谅与宽恕。
凯撒哑巴吃黄连,没有办法对阿辛诺依灭口,只能将其弄去神庙中寻求庇护,让其自生自灭了。在阿辛诺依去神庙两年后,凯撒就去世了,告别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统治时代。
埃及艳后借刀杀人
在凯撒去世后,安东尼和屋大维在平定罗马叛乱之后,分别统治了罗马的东西部,安东尼统治的东部刚好就是当年阿辛诺依神庙所在的区域。这个时候埃及艳后一方面是为了灭掉自己的妹妹阿辛诺依,免得夜长梦多,一方面是想要继续寻求罗马的庇护,让自己的埃及继续得以生存,同时自己可以继续掌权。

这次埃及艳后一样是故技重施,采用了当年对待凯撒的美人计,很遗憾的是安东尼一样没有招架得住埃及艳后的美貌,拜倒于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并且答应埃及艳后把自己的妹妹阿辛诺依杀掉。
很快安东尼就派人去把神庙当中的阿辛诺依给杀了,终于让埃及艳后放心下来,可是此时的埃及却开始面对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为长期的内斗,埃及内部本来就一片狼藉,如今所依附的安东尼,也并非真正的强者,最后被屋大维给灭了。
在安东尼被灭之后,埃及艳后遭到了屋大维的逼迫,虽然她还想用美人计,可是屋大维不吃这一套,再加上此时的埃及艳后也已经年老色衰不及当年了,因此在屋大维的步步紧逼下,埃及艳后最终也选择了自尽,随着埃及艳后的自尽,埃及也宣布了终结。

结语
埃及艳后因为自己的野心,先后用美人计征服了凯撒和安东尼,并且借助两人的庇护与帮助,实现了自己在埃及内部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她先后杀了自己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与自己的妹妹阿辛诺依,最终也因为自己的自私,导致了埃及的覆灭,也实在是恰似人们所言“百因必有果,苍天饶过谁”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在埃及艳后生活的托勒密王朝,家族成员有两大法则:
一、没有近亲不结婚这一忌讳,亲哥哥娶亲妹妹,亲姐姐娶亲弟弟,都很常见——埃及艳后就曾跟她的亲弟弟结婚,共同执政;
二、没有血浓于水这一说,亲姐妹兄弟之间为了王位都是要斗争到你死我活。
埃及艳后为啥要杀妹妹阿辛诺依呢?
因为她跟埃及艳后在野心上是一模一样的。
首先,阿辛诺依曾跟埃及艳后的丈夫,也就是她们两的亲弟弟——托勒密串通,因为想一人独掌大权,托勒密打算除掉自己的妻子兼姐姐,还打算把阿辛诺依送给凯撒谋求罗马帝国的支持。
结果呢?托勒密被埃及艳后毒死了,同谋阿辛诺依想投靠凯撒,结果埃及艳后抢了先。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是说凯撒和埃及艳后之间的,你们想必都知道了。
但你们不知道被抢了男人的阿辛诺依起兵自封为王,纠结姐姐的反对势力,反抗了两次吧?
一次把凯撒和埃及艳后围在皇宫有半年之久,还是凯撒的军队赶来救援;一次是埃及艳后喝安东尼卿卿我我的时期,又是一次起兵对抗的王位争夺战。
可惜都失败了,前一次凯撒念旧情,不顾埃及艳后反对饶了她一命;后一次安东尼在埃及艳后的撺掇下,直接被处死了。
因为成王败寇的铁则,今天我们只闻埃及艳后的风流韵事,不知她妹妹阿辛诺依的反抗悲歌。
这样的权力争夺在古代皇室中很多见,埃及艳后和阿辛诺依公主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都是其父亲托勒密12世的亲生女儿。事实上,埃及艳后的父亲有6个孩子,他和自己的妻子,也是姐妹关系的克娄巴特拉五世生育了克娄巴特拉六世、贝勒尼基四世和克娄巴特拉七世(埃及艳后)。第二个妻子也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阿尔西诺伊四世、托勒密十三世和托勒密十四世。克娄巴特拉六世是早逝的。这位父亲后来带着埃及艳后流亡到了罗马,埃及曾经被艳后的姐姐贝勒尼基四世单独统治。
令人吃惊的是,这位托勒密12世为了权力居然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后来他在死亡前立下遗嘱,希望自己的女儿克娄巴特拉七世(埃及艳后)和自己的儿子托勒密十三世继承埃及的皇位。但是埃及艳后和托勒密十三世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利益,姐弟兼夫妻两个撕破了脸,埃及艳后委身于罗马共和国的统帅凯撒,开始向其弟弟进攻,最后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失败,被扔到尼罗河中淹死。
后来埃及艳后的另一个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即位,成为了艳后名义上的第二任老公,这个老公很老实,也没有做任何出格的事情,但是埃及艳后在公元前44年还是毒死了他,因为她向让自己和凯撒的儿子继承埃及的皇位,而弟弟的存在是个巨大的威胁,完全可以谋杀她掌握大权。而妹妹阿辛诺依公主的存在对于艳后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就算弟弟死去,妹妹如果谋杀她,依旧可以成为权力的正统所有者,为了自己儿子的前途,在公元前41年,埃及艳后向自己的亲妹妹又亮起了屠刀。
所以托勒密十二世的后代中,一个早逝,一个被他杀害,另三个被埃及艳后杀害。这有点像中国唐代李世民发起的宣武门兵变,杀害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夺取皇位。又让人联想到了鲨鱼宝宝的残酷本性,在鲨鱼妈妈的肚子里曾经有好多鲨鱼宝宝,可是只有那个残杀了兄弟姐妹的最强者才能够出生。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杀死自己的亲妹妹阿辛诺依公主是为了权力,独自掌握埃及的大权。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当时埃及的政治传统,不然有很多地方我们会无法理解。
当时的埃及实行的是二王共治模式,即上一任埃及法老死后,他的子女会结为夫妻共同执掌埃及的大权。当然,这种模式就意味着执掌埃及大权的法老是亲兄妹组成的夫妻,这在我们看来就是乱伦了,不过这在当时的埃及来说是很正常的。从权力和地位来说,夫妻双方的权力与地位是同等的。按照这个政治传统,在托勒密十二世死后,克娄巴特拉作为托勒密十二世的女儿就与自己的亲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结婚,共同执掌了埃及的大权。
在共同执掌大权后,实际上克娄巴特拉与托勒密十三世之间的关系严重不和,两人为了权力而大打出手,只是托勒密十三世拳头更硬,得到了朝中更多力量的支持,完全压制了克娄巴特拉。克娄巴特拉在政治斗争失利后便一时间隐居了起来,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机会却在不经意间到来了,公元前48年,罗马内战进入到了最后阶段,当时罗马两个最大的势力凯撒和庞培在法萨卢斯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在这场决战中,凯撒以少胜多战胜了庞培,战败后的庞培丧失了全部的军队,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因为庞培与之前的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二世私交甚好,于是便决定逃到埃及暂时避一下凯撒的风头。听闻庞培逃到埃及后,凯撒也带着少量的部队追击到了埃及。
就当时的背景来说,罗马已经成为了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埃及在昔日虽然也曾经是个辉煌灿烂的大国,但在哪个时候也已经沦为了二流国家。为了生存,托勒密十二世在世的时候极力讨好罗马,成为了罗马的附庸。凯撒作为罗马的最高掌权者,来到埃及后托勒密十三世自然是不敢怠慢,当然对于托勒密十三世来说,就内部政治而言当时他已经把可娄巴特拉逼到了绝境,只要再努力一把就能除掉克娄巴特拉,自己就能独掌埃及的大权,对于凯撒的到来,他惹不起,便想打法凯撒赶快走人。为了打法凯撒赶快走,他便杀了庞培并把庞培的人头送给了凯撒,本以为此举会讨好凯撒,不想这样的举动却让凯撒心生厌恶。
▲托勒密十三世的举动令凯撒心生厌恶
按照我们的思维逻辑来说,托勒密十三世杀了庞培等于是帮凯撒除去了他的心头大患,凯撒应该是会感谢托勒密十三世的,但是在罗马人看来却恰恰相反。从文化上来说罗马人是一个对内宽容而对外强硬的民族,这点在凯撒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在高卢战争期间,对于高卢人凯撒从不手软,该杀的时候一个不留地全部杀掉,只对服从他的高卢人手下留情。在罗马内战期间,对于兵戎相向的同胞,只要愿意投降,他从不追究对方的责任。在一场场的内战当中,对于投降的罗马人,凯撒总是让他们自行决定去留,哪怕是对方的大将他也表现出了无比的宽容,尽管他知道放了对手,对手就会跑回敌对阵营再次与他为敌。内战结束后,原先与他为敌的人他没有秋后算账,而是让他们在政府中继续担任原有的官职。
在凯撒看来,庞培是罗马最高级别的官员,他原本打算在俘虏了庞培后把他带回罗马,继续做他的高官,只是没有实权而已。因此托勒密十三世杀死庞培的行为不但没有讨好凯撒,反而惹怒了凯撒。于是凯撒就干脆留在了埃及,着手处理埃及的内政。
凯撒打算执行托勒密十二世的遗嘱,让可娄巴特拉与托勒密十二世共同执掌埃及大权,他的目的是要让埃及按照传统政治稳定下来,继续做罗马的附庸。对于罗马来说,虽然是地中海世界的霸主,但是罗马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占领地中海世界所有的国家,因此对于埃及来说,继续做罗马的附庸,罗马也不用出兵去占领埃及,就能得到埃及的资源支持,尤其是埃及的粮食,对于罗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PS:当时罗马本土的粮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罗马的需求了,罗马需要向外进口大量的粮食以保障罗马的粮食安全,而埃及就是当时罗马最重要的粮食来源国之一。
▲克娄巴特拉把自己裹在毯子里去见了凯撒,当晚就发生了一些事情
就在凯撒到达埃及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克娄巴特拉命令用毯子把自己裹了起来,送到了凯撒哪里,当晚很可能发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凯撒遵守托勒密十二世的遗嘱,要让托勒密十三世和克娄巴特拉共同执掌埃及大权的决定自然是触及了托勒密十三世的底线,对于托勒密十三世来说,他只想独掌埃及大权,不想让别人来分享他的权力。于是便在首都亚历山大港发动了针对凯撒的军事行动。当然在发动军事行动之前,托勒密十三世是有一定把握的,毕竟凯撒当时带来的人马很少,可能只有一两千人,而他在亚历山大港能集结2万多人的部队。
不过托勒密十三世还是没有考虑周全,尽管凯撒带来的部队人数很少,但都是百战精锐,很快就顶住了托勒密十三世的进攻,后来凯撒又调来了更多的部队,三下五除二就灭了托勒密十三世的部队,托勒密十三世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托勒密十三世死后,凯撒便在埃及与克娄巴特拉有了一段蜜月期,在此期间,克娄巴特拉为凯撒生下了一个儿子。不过在蜜月期结束后,凯撒也要回到罗马执掌大权去了,临走前他安排克娄巴特拉与自己的另一位弟弟托勒密十四世结婚,以维持了表面上埃及的传统政治格局。当然为了自己能独揽大权,据说后来克娄巴特拉毒死了托勒密十四世。
在说了前面那么多的内容后,大家就应该知道,对于当时的埃及来说,无论是谁上台,都会杀死对他权力有威胁的人,好让自己独掌大权,托勒密十三世是如此,克娄巴特拉也是如此。
就克娄巴特拉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来说,他共有六个子女,分别为克娄巴特拉六世、贝勒尼基四世、克娄巴特拉七世(埃及艳后本人)、阿辛诺依四世、托勒密十三世和托勒密十四世。托勒密十三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上文中已经提过,在此就不再赘述。历史上关于克娄巴特拉的姐姐克娄巴特拉六世没有记载,只是传说中有这么个人物。而贝勒尼基四世在托勒密十二世在位时期被托勒密十二世处死了。
在此重点说一下题目所说的阿辛诺依公主,也就是阿辛诺依四世。其实在克娄巴特拉与托勒密十三世争权期间,阿辛诺依是站在了托勒密十三世一边的,当托勒密十三世在亚历山大港发动针对凯撒的叛乱的时候,阿辛诺依加入了托勒密十三世的阵营。后来托勒密十三世被击败,阿辛诺依也作为战俘被凯撒带到了罗马。凯撒后来还是怜悯了阿辛诺依,并把她放回了埃及。
▲安东尼彻底成为了埃及艳后的裙下之臣
凯撒死后,克娄巴特拉很快就搭上了凯撒生前的副手安东尼,安东尼彻底拜倒在了克娄巴特拉的石榴裙下,甘愿为她做任何事情。克娄巴特拉便要安东尼杀了阿辛诺依,对此安东尼也就照做了,于是阿辛诺依最终死在了安东尼派去的刽子手的手上。
至此,克娄巴特拉的兄弟姐妹全都死了,于是她便成为了埃及的最高掌权者,牢牢地掌握了埃及的大权。其实我们看一下整个故事的过程,也就不难看出,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杀死她的妹妹阿辛诺依,就是为了权力。